中電集團業務

The CLP Group Business

宗旨

中電的發展歷程見證了香港的經濟發展及亞太地區的增長。中電不單對股東負責,亦關心業務所在地的社群。

中電於1901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百多年來,作為公司業務的根基所在,香港已從一個繁忙的港口轉變為世界舞台上一個充滿活力的大都市。作為亞太區能源業的營運商和投資者,中電一直處於行業重大變革及區域市場服務的前列位置。

儘管各個市場的情況及中電在其中擔任的角色有所不同,但集團對其所在社群的承諾始終如一:

中電旨在為業務所在地的社群注入可持續發展動力,為客戶提供可靠和價格合理的電力服務,同時致力減低對環境的影響。」

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中電恪守以下價值:

電以人為本,關心社群,愛護環境。我們重視表現,守法循章,重視創意和知識。

電力對於經濟增長及人類發展的關鍵作用不容忽視。不論是供水、醫療、運輸及數碼技術等現代基礎設施,電力都十分重要。在全球各地,每10個人中有9人可獲得電力服務。由於中電主要在電力供應普及的發達或新興經濟體經營業務,持份者期望的不止於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服務。因此,公司致力確保其提供的電力價格合理,同時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中電強調創造長遠而非短期價值。集團的目標是在開展業務的同時為業務所在地的社群提供服務。集團創造的價值由社會上的不同持份者共享:2019年,中電創造的經濟價值中有93.6%分配予持份者,包括僱員、供應商及承辦商、貸款者、股東、政府及廣大市民。


CLP's Purpose - Economic Value

策略

減碳及數碼化是中電業務策略的核心,而可持續發展已全面融入該策略中。

CLP's Strategy

GRI 參考: 102-47

能源行業的變革將繼續加速,並日益成為新常態。電力行業維持了數十載的傳統線性價值鏈,已變成全方位、互有關聯的機遇。將數碼方案融入能源業務的核心,對於應付日益增加的系統複雜性至關重要。

「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運用各種嶄新科技,協助集團的業務組合逐步減碳、讓客戶作出更明智的能源選擇,對於中電的策略至關重要。」

集團承諾於2050年底前逐步淘汰煤炭資產,且不再投資新的燃煤發電資產。為此,中電亦要積極尋求潔淨能源、輸配電及新能源服務方面的機遇,以逐步取代燃煤發電所得的收入。

作為邁向新世代的公用事業轉型的一環,中電已將可持續發展視為減碳、數碼技術及人才招攬等業務營運的核心。因此並無獨立的可持續發展策略,而是把可持續發展融入業務策略中。

下表概述對集團最重要的議題及其原因。

了解正在改變集團營運環境的大趨勢

幾代的經驗說明,企業與社群之間的信任關係有賴長期建立和維護。在中電的整個業務中,公司希望透過已建立的信任為社會作出貢獻,支持志同道合的機構並與其合作,一同為所面對挑戰尋求方案。

關鍵議題

議題的重要性

中電如何應對

「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無疑是中電目前面對的最大威脅。公用電力行業透過結合電氣化及減碳措施為紓緩氣候變化提供了重大機遇:能源轉型委員會(Energy Transition Commission)於2018年的一份報告預計,將電力比例增至總能源組合的60%(自當前的20%上調),將有助在約206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

了解更多

善用科技的力量

人工智能、物聯網及大數據等數碼技術,為能源公司提供嶄新方法提升表現及滿足客戶需要。隨著更多可再生能源加入電力系統,其間斷的供應對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及可靠度構成挑戰。數碼平台提供的方案,能夠因應不同發電模式的特性,平衡客戶不斷轉變的電力需求,以改善成本效益、可靠度及環境表現。

了解更多

加強網絡防禦能力和保障資料安全

中電的業務日益趨向數碼化,更多資訊會被存放於網絡空間,令機構更易受到網絡攻擊。有效的網絡防禦對於保護業務至關重要。集團需要及時偵測和應對任何事故,恢復正常營運並盡量減少對客戶造成的不便。

了解更多

建立靈活、共融和可持續的團隊

能源行業的數碼化及減碳、日益加劇的人口及勞動力問題,以及社會和政治不確定性,對勞動力構成重大機遇及挑戰。中電必須透過管理跨代知識轉移確保業務連續性;吸引和挽留更多元化團隊的新技能、人才及心態,建立更靈活的組織;及作為負責任的僱主滿足不斷提高的社會期望。

了解更多

商業模式

中電集團的主要業務是供電服務,其產品涵蓋整個價值鏈,包括發電、輸電和本地供電、燃氣和電力零售服務,輔以智慧能源服務。

中電的總部設於香港,並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香港亦是集團最大的業務單位,以「中華電力」為品牌營運。集團其他業務單位遍及中國內地、印度(以「CLP India」為品牌)、東南亞及台灣,以及澳洲(以「EnergyAustralia」為品牌)。

在不同的市場,中電因應地區本身的情況及市場特性,在電力價值鏈中擔當不同的角色。集團在香港以外的大部分業務以發電為主,而所有業務單位均擁有龐大的發電資產。中電的發電組合均衡,涵蓋燃煤、天然氣、核能、風電、水電和太陽能發電設施。集團亦營運具靈活度並可應對時斷時續和高峰用電需求的發電資產以及儲能方案。

2019年,中電印度進軍輸電行業。透過收購,該公司資產組合內現擁有240公里的輸電纜,剩餘的575公里將於2020年移交。

中電透過香港和澳洲的零售業務為工商及住宅客戶提供服務。批發客戶包括直接向發電設施購電的中國內地電網公司和印度配電公司及中介機構。

電氣化及數碼化正在改變電力行業。為把握這些變化所帶來的機遇,集團亦探索各種能源服務,如儲能電池、智能電錶,以及其他能使系統平衡及開發額外的可再生資源的數碼能源管理方案。

CLP's business model - expanded

業務組合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電集團各成員公司共聘用7,960名全職及兼職僱員,市值為20.7億港元。2019年的收入為85,689百萬港元。

中電擁有超過16,000公里的輸配電線路,並透過能源零售業務,為約515萬個客戶提供電力及天然氣服務。中電利用煤炭、天然氣、核能、風力、水力及太陽能的多元化發電組合,服務亞太區五個市場。除了持有股權的發電資產外,集團的業務組合還包括多項長期購電容量及購電安排。

截至2019年底,中電於亞太區營運及正在興建中的項目權益發電容量達19,238兆瓦,另有4,777兆瓦長期購電容量。

集團按權益和長期購電容量及購電安排計算的輸出電量,由2018年的92,333百萬度降至2019年的88,572百萬度。按權益計算,集團的總發電容量由2018年的19,108兆瓦增至2019年的19,238兆瓦,而按權益和長期購電容量及購電安排計算的總和,則由23,705兆瓦增至24,190兆瓦。

業務組合的變化

根據《氣候願景2050》,中電致力增加對集團旗下零碳排放能源項目的投資。集團2019年在這方面持續取得重大進展。 零碳能源發電項目的盈利為2,948百萬港元,佔集團營運盈利(扣除未分配支銷前)24%,而零碳能源項目的資本投資(按應計基準)1為資本投資總額的8%,即967百萬港元。

此外,輸配電、零售及其他非發電相關的營運盈利為5,482百萬港元,佔集團營運盈利44%,而這些類型資產的資本投資則為5,498港元,佔資本投資總額的46%。

以下是今年業務組合的主要變化:

  • 提升香港龍鼓灘電廠的燃氣渦輪機組(增加25兆瓦)

  • 提升澳洲Hallett電廠的燃氣渦輪機組(增加30兆瓦)

  • 澳洲Coleambally太陽能光伏項目(105兆瓦)及Bodangora風電項目(67.8兆瓦)的新購電協議分別於一月及四月開始生效

  • 收購Veltoor及Gale風場(45.9兆瓦的權益)的餘下權益及一家中國新太陽能光伏電站投產(36.13兆瓦的權益)

  • 收購印度815公里長的輸電資產,其中240公里的輸電纜已於2019年移交中電印度的業務組合,其餘575公里將於進行2020年移交;中電印度成功投得位於Sidhpur一個250兆瓦的風電項目

Asset Map了解更多有關集團資產及服務的資料 瀏覽載於年報中的中電資產例表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