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要性評估程序

重要性評估程序是中電可持續發展管理及匯報的最佳實務基礎,中電藉此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業務策略中,並為持份者創造長遠價值。

評估程序概覽

GRI參考:2-123-1

重要性評估有助中電闡明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影響、風險和機遇,以及釐訂如何在中電的報告中作出披露。中電結合內部和外部持份者的觀點與廣泛的大趨勢分析,確定對其業務及持份者具重大財務影響的可持續發展重要主題。

重要性評估最佳實務的全球標準因應可持續發展披露標準的廣泛變化而不斷演進。

最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委員會(ISSB)於2023年6月公布新標準,即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及第2號,明確指出財務重要性的評估方法。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亦於2021年改良了其重要性評估方法。

2024年,中電考慮了標準制定者最新提出的最佳實務建議,包括以下各項:

  • 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委員會(ISSB)於2023年6月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 — 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
  • GRI 3:重大主題2021;及
  • 特雷德韋委員會發起組織委員會(COSO)與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於2018年10月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於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風險的應用指引》

approach-Materiality Assessment Process-2024-chi

雙重重要性評估方針

自2018年以來,中電的重要性評估考慮了大趨勢如何影響公司中長遠業務策略的可持續發展。

2021年,中電採納雙重重要性的概念,以支持其可持續發展風險管理,同時為其一系列的年度報告制定可持續發展相關內容。

按此方針,中電的年報涵蓋可能影響公司前景的可持續發展相關財務重要主題,而可持續發展報告則包含對人類、環境及經濟有重大影響的可持續發展主題。

雙重重要性方針

approach-materiality-accessment-double-assessment-2024-chi

2024年,中電繼續識別和評估實際及潛在的可持續發展影響、風險和機遇,務求使其報告更加符合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標準。此評估程序有助中電確定重點主題,並了解如何把可持續發展相關風險和機遇融入集團的策略規劃及風險管理程序。

為反映最佳實務的變化,中電的評估方法不斷演變,重要性評估已考慮到在短期、中期及長期對集團有重大影響的主題。

因此,自2018年以來所識別的重大主題至今仍相對保持一致,只是略有更新。中電實施以三年為一周期的雙重重要性評估程序。

評估過程的廣度和範圍每年均有所不同。集團在第一年進行全面評估,而第二年和第三年則著重於重新驗證並納入增量變化,所需時間較少。

中電的三年期雙重重要性評估周期

approach-materiality-accessment-three-year-cycle-2024-chi

2024年評估程序

GRI參考:2-123-1

2024年,中電採用第一年的評估方法。這項全面評估涵蓋大趨勢分析、同業評審、研究和持份者聯繫,以識別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主要影響、風險和機遇。

作為業界先驅,中電委任一名非財務核數師,根據《國際鑒證業務準則》第3000號(經修訂)「歷史財務資料審計或審閱以外的鑒證業務」,對公司的重要性評估流程進行有限保證的鑒證工作。中電透過樹立榜樣,展現其致力達致重要性評估過程的透明度和問責性,並確保其可持續發展報告工作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進行持份者訪談

大趨勢是塑造未來的巨大、變革性的全球力量,對商業、經濟、工業、社會及個人產生深遠影響。2024年,中電對大趨勢進行全面審視,並在大趨勢文件中呈列檢討結果。中電亦與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及高級行政人員進行面談,評估對中電前景有最重要影響的大趨勢。中電已就每項大趨勢進行SWOT分析。此外,中電審視了其風險登記冊、內部策略文件、公司政策及國際報告標準,以幫助識別對中電當前及未來前景至關重要的影響、風險及機遇。

識別、評估和驗證影響、風險及機遇

為了識別可持續發展相關影響、風險和機會(IRO),中電進行訪談,向中電中高層管理人員收集廣泛的內部持份者所反映的意見、檢視大趨勢以反映中電當前的營運狀況,以及審視最新報告標準。中電共識別出89個IRO,並將其歸類為最可能影響中電當前業務和營運環境的九大趨勢。

2024年的雙重重要性程序

approach-materiality-accessment-process-2024-chi

中電繼續採取上述評估方法,考慮風險的嚴重性及可能性,以及機遇帶來的效益規模及其可能性。每個影響、風險及機遇均被評定為負面或正面、以及實質或潛在的性質(根據最新的GRI 3:重大主題2021指南)。2024年,集團繼續根據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標準評估時間範圍(短期、中期和長期)和在價值鏈中的位置(上游、企業營運和下游)等考慮因素。

在最後的評估階段,中電對每個負面影響或財務風險逐項按其嚴重性及可能性進行重要性評估。所採納的方法參照了最新的GRI準則、ISO 31000 風險管理標準及中電現有的集團風險管理框架。中電採用同樣的方法評估每個正面影響及財務機遇的重要性,逐項按機遇的效益規模及其可能性進行考量。

在評估規模/嚴重性及可能性後,有57個IRO被評估為「高」或「極端」,因此具重要性。其中,35個為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財務風險(24)和機遇(11),以及22個為持份者影響(14個負面影響,8個正面影響)。對集團而言,六個重大主題中有五個均有對持份者的影響及/或財務影響。優先考慮的可持續發展相關影響、風險和機會已分別於中電《可持續發展報告》及年報中概述。評估結果已由中電控股可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進行完善和驗證,並獲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審批。

中電用於評估可持續發展相關重要性的方法符合日後的可持續發展相關策略及報告並為其提供理據。此外,重要性評估與風險管理流程已更加緊密相融。中電的風險管理流程計及透過綜合年度重要性評估確定的已識別重要主題。

approach-9-megatrends-2024-chi

回到頂部

本網站使用cookies讓我們了解訪客如何與網站互動,優化瀏覽體驗。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接受我們Cookies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