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願景2050》
該刊物記錄了中電《氣候願景2050》歷年來的演變。它已融入至中電的資產組合管理策略之中,引領集團管理氣候相關的機遇和風險。
了解更多雖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今年帶來了眾多新挑戰,卻從未改變中電對氣候行動的承諾。全球正加快轉型步伐,凸顯中電加快邁向低碳經濟的重要性。
近年,世界各地的颱風、洪水、乾旱、熱浪和森林火災這些影響較大的氣候事件頻生,亦往往發生在中電經營業務的市場。2019/2020年度夏季,澳洲的森林大火燒毀了面積逾2,400萬公頃的土地,其中東部各省的損失最為嚴重。中國內地方面,華中及華南12個省於今年雨季發生了20多年來最嚴重的水災。
大量證據顯示,氣候相關事件的影響代價不菲。於2020年,十大氣候災害造成的保險損失估計超過1,500億美元。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萌生了「重建美好」的概念,即政府的刺激經濟措施應該用於支持氣候行動。各國政府和企業已將財政開支優先用於加快潔淨能源的發展,實現潔淨交通運輸,並確保重啟經濟政策貫徹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實現綠色經濟復甦。中電將繼續以減碳為策略目標,這與公司對第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及第13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 氣候行動的承諾如出一轍。
2020年是中電實踐《氣候願景2050》的里程碑。公司很高興其碳強度已減至每度電0.57千克二氧化碳,超越2020年每度電0.6千克二氧化碳的減碳目標。
鑑於資產組合及市場環境改變,2020年的潔淨能源目標無法實現。中電現正檢討直至2050年的減碳目標,以符合公司至少每五年加強減碳目標的承諾。
年內,集團進一步加強披露工作。根據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CFD)的建議,向包括投資者及資金提供者在內的持份者披露透明和可靠的氣候相關資訊。中電的業務單位還加强了針對特定市場的氣候變化風險和機遇的分析。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團在關鍵氣候變化指標方面的進展概述如下。
政府與資金提供者均優先以低碳投資項目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於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6次締約國會議召開之前,預計各國將繼續加快在2050年達致碳中和的承諾。
國際方面,原定於2020年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6次締約國會議(COP26)被寄予厚望。根據《巴黎協議》,2020年原為各國立下更大決心加強「國家自主貢獻」的一年,以減慢或扭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幅。COP26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押後至2021年11月舉行。
即使COP26會議被迫推遲,但在2020年,各國繼續履行其對碳中和所作的承諾。歐盟和英國於三月和六月分別宣布於2050年底前實現碳中和的決心。中國也緊隨其後,在九月承諾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十月,日本與南韓均宣布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十一月,香港也宣布承諾實現同一目標。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隨即簽署行政命令讓美國重返《巴黎協議》。預計美國將成立一個國家委員會,加快在國內推行減碳目標,並領導各方應對氣候變化。
隨著各國加緊履行碳中和承諾,預計企業也將提高減碳目標,加快減排工作。投資者(尤其長線投資者)認識到氣候變化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並在審視其投資組合時,更關注這些因素。
外部投資者的壓力、政府對碳中和的支持和TCFD披露的三股力量,明顯令從事碳排放密集行業的公司受到壓力。雖然如何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仍未確定,但預期舉行COP26之前及期間會有更多細節。中電將繼續監察政策規劃及不同指標的發展,並在2021年的檢討參考這些資訊,加強中電在《氣候願景2050》訂立的目標。
中電就TCFD的建議作出披露,公司作出的披露概述了以下的方面:《氣候願景2050》的進展、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以及邁向低碳經濟所作出的投資。
中電《氣候願景2050》的達標進度概述如下表。表現乃按權益及長期購電容量和購電安排的基準進行追踪,以全面反映公司的減碳工作。集團繼續披露按權益計算的表現,以便逐年比較。
2020年目標 | 2020年表現 | ||
---|---|---|---|
按權益及長期購電容量和 | 按權益及長期購電容量和 | 按權益計算 | |
碳強度(千克二氧化碳/每度電) | 0.60 | 0.57 | 0.65 |
可再生能源容量(佔集團總發電容量百分比) | 20% | 13.5% | 12.8% |
零碳排放能源(佔集團總發電容量百分比) | 30% | 24.4% | 20.9% |
《氣候願景2050》是中電引領整體業務策略的基礎,提供應對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清晰指引。早於2007年發表的《氣候願景2050》是涵蓋收購和出售權益等決定的中電資產管理策略中重要的一環。多年來,中電因應改變政策的推動因素和先進技術,檢討並強化這些目標。中電的主要承諾包括:
不再增加燃煤發電資產;
在2050年前逐步淘汰所有餘下的燃煤發電資產;及
至少每五年檢討並收緊一次集團的減碳目標。
2020年,集團進一步將碳強度由2019年的每度電0.62千克二氧化碳降至每度電0.57千克二氧化碳。上述跌幅主要由於:
在龍鼓灘發電廠新建的聯合循環燃氣渦輪機組已於2020年7月初投入運作以提供基載,令青山發電廠的燃煤發電量減少近60%。
印度哈格爾電廠的燃煤發電量下降近25%。新冠病毒疫情、電廠停運維修,加上Mount Piper電廠的計劃停運維修及進行升級工程,致使澳洲的火電資產發電量也略有減少。
大亞灣核電站和陽江核電站的發電量有所增加。
中電的可再生能源資產以及EnergyAustralia根據購電協議簽訂長期合約的可再生能源資產的發電量增加。
2020年的多項重大資本投資對集團的可再生能源及零碳發電組合的增長均有所貢獻,令上述的發電組合分別佔2020年集團總發電組合約20% 及30% 的目標邁進。然而,這些投資卻不足以令中電追回公司於數年前在可再生能源市場的緩慢增長,令中電未能達致2020年的潔淨能源目標。
請按此處了解中電的發電組合中電更新了集團預計的碳強度軌跡,以反映業務計劃及長期減碳策略。如上年度一樣,該軌跡亦與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制定的行業減碳分析(SDA)的軌跡並列。這種具透明度的比較將幫助中電繼續順利邁向減碳目標。
2020年是中電《氣候願景2050》中的里程碑。回顧過去十年,中電一直積極投資可再生能源及零碳能源發電,為發電組合減碳。
中電多年來已作出策略性投資為發電減碳,但期間碳強度也曾錄得短期升幅:
2013年,中電收購了Mount Piper電廠和Wallerawang電廠,是新南威爾斯省電力私有化進程的一部分;和
2014年,香港化石燃料發電組合的股權比例由40%增至70%。
儘管如此,公司繼續專注於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比重,包括透過長期購電協議購買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集團透過多項提升營運效益的措施,將碳強度由2010年的每度電0.80千克二氧化碳降至2020年的每度電0.57千克二氧化碳,減幅為28%。
2010年制定的潔淨能源目標乃基於高增長的假設。到2011年,可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11.3%,已經超越最初定下5%的目標。到2012年更達令人鼓舞的20.2%,已超越為2020年所訂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目標。然而,過去數年,集團於附屬公司的擁有權變動,令可再生能源及零碳發電容量分別降至13.5% 及24.4%。
最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加拿大退休金管理公司Caisse de dépôt et placementdu Québec(CDPQ)收購中電印度40% 股權,包括當時1,094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容量。這次與CDPQ的策略性合作,讓中電印度在低碳領域中尋求長遠增長。中電印度與CDPQ成為正式合作夥伴後,已經新增了4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
過去三年,由於預期均化能源成本已降至無需補貼的水平。不少針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市場支援機制已經暫停,到2020年,中國國家補貼的應收賬款和印度收入的應收賬款總計達25億港元,增添了中電現有可再生能源資產的複雜性。各種因素的結合,令中電的業務組合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更具挑戰。然而,除了印度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外,中電在中國內地和澳洲的業務也繼續支持可再生能源。
總結過去十年的成績,中電在檢討當前的目標時,將需要在持份者的期望、政府政策、技術和市場實際環境中作出平衡。
了解更多中電2020年的發電組合及輸出電量2020年,中華電力於香港出售電力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下降了26%,由2019年的每度電0.50千克二氧化碳當量降至每度電0.3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
中電繼續致力減低香港發電的碳排放,並在主要資本項目上取得進展。溫室氣體強度的下降乃由於:
天然氣發電的比例增加。
香港新界西堆填區堆填沼氣發電機組投入運作。
透過「上網電價」計劃增加分佈式太陽能發電。
青山發電廠燃煤發電量減少近60%,及
在龍鼓灘發電廠新建的首台550兆瓦聯合循環燃氣發電機組(D1機組)已於2020年投入運作,以配合香港政府提出於2020年將天然氣在發電燃料組合的比例增至約50%的目標。
集團已制定多項計劃以進一步降低本地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龍鼓灘發電廠,第二台新燃氣發電機組(D2 機組)的前期土木工程已經展開,相關的工程、採購與建造合約亦已批出,目標投產日期為2023年底前。兩台新燃氣發電機組,將有助應付青山發電廠較舊的燃煤機組在2020年代中期逐步退役。
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是另一項重要的大型項目,有助擴闊香港天然氣來源更多元化,及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其離岸碼頭設施及海底管道的工程設計、採購和施工合約已於2020年1月批出,項目並已於年內開始動工興建。
同時,中電正加強連接中電電網與廣東的潔淨能源專線,預計於2025年竣工。該系統有助中電於中國內地獲取更多零碳排放的電力。
同時,中電將繼續:透過「上網電價」計劃發展本地可再生能源;與政府更多的轉廢為能項目銜接;以及研究其他具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如離岸風力發電。集團正考慮在香港東南水域興建海上風力發電場的可行性。離岸風力發電機技術的最新進展和區內日趨成熟的供應鏈,令這個項目的可行性增加。
了解更多香港的減碳計劃 詳細了解中華電力提供潔淨能源的工作自2019年開始,中電以兩大基準(營運控制權,以及權益及長期購電容量和購電安排)匯報其範疇一及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減碳工作及進展提供具透明度的概覽。
範疇三排放量乃按權益計算進行匯報。在15個範疇三的類別中,有七個被鑑別為與中電有關。而「燃料與能源相關活動」、「已出售產品的使用」及「購買的產品和服務」是碳足跡最大的三個範疇三類別。
了解更多中電如何編製溫室氣體概況2020年,中電於範疇一及範疇二按權益計算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降至45,349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而按營運控制權計算則為44,023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TCFD最近公布了關於非金融公司的情境分析補充指引,而中電正利用這指引完善其分析。TCFD的建議指出,企業應考慮制定針對兩個或更多氣候情境的策略計劃。這些情境提供了對未來20至30年的不同看法。了解不同情境有助集團深入分析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氣候的潛在實質變化和經營狀況變化。中電已採取行動考量《氣候願景2050》在下述氣候相關情境的抵禦能力。
以下三個情境涵蓋:
對未來持「維持現狀」的觀點,即能源系統的減碳進展有限,到2100年全球暖化超過攝氏3度。
在「低碳」的情況下,降低或扭轉碳排放增長(視乎地區而定),到2100年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1.5至2度。
第三種情境於2020年加入,是從高至低碳的轉型過程在縮短的時間框架內進行,預期會對營運環境造成一些阻礙;這種「延遲轉型」的情境符合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UNPRI)和 綠色金融體系網絡(NGFS)的建議。
中電將繼續監測碳排放價格和可再生能源成本等標誌性指標,以深入了解這些情境中的不明朗因素。
情境 | 趨勢示例1 |
---|---|
全球平均氣溫在2100年之前上升攝氏3至4度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提出的代表濃度途徑8.5及國際能源機構提出的承諾政策情境(STEPS)) |
|
全球平均氣溫在2100年之前上升攝氏1.5至2度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提出的代表濃度途徑4.5及國際能源機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情境(SDS)) |
|
延遲轉型情境 (根據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的不可避免政策應對及綠色金融體系網絡的氣候情境,較遲或推遲從攝氏3至4度邁向攝氏1.5至2度的轉型) |
|
在制定這些情境時,中電已識別出一系列與其主要市場中的資產及服務有關的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這項工作參考了第三方能源和氣候模型,以了解這些風險和機遇在哪些情境中可能有較大影響。
下文各章將討論這些轉型及實際風險。此報告的不同章節探討了這些機遇以及中電的應對方法。下表提供相關章節以方便參考:
風險 | 機遇 | |
---|---|---|
短期 (0至1年) | ||
中期 (1至5年) | ||
中期至長期 (5年以上) |
|
為協助落實TCFD的建議,中電已成立跨職能工作小組,分析及管理集團主要市場的氣候風險及機遇。
工作小組由可持續發展部協調,當中涉及營運團隊管理、可再生能源、財務、風險管理和投資者關係等職能。其餘的業務職能部門亦有參與其中,包括業務發展及規劃、法律及政策、創新、安全健康與環境、人力資源等部門及各業務單位代表。
2020年,工作小組集中深入分析一系列氣候情境對中電業務單位的影響。
可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SEC)就各個選定情境和主要市場審視了所有重大氣候風險和機遇。可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和董事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更新2030年、2040年及2050年的碳強度目標時考慮了提出的各種情境,包括討論為2050年制定淨零碳排放目標,同時亦討論在分析這些情境時如何評估氣候風險及機遇的財務影響。工作小組對氣候情境分析的研究工作將為未來一年進行的討論提供基礎。
EnergyAustralia針對其市場的特定情況進行了情境分析。
2020年,EnergyAustralia因應不同的政策及規管情境對氣候風險進行檢討。EnergyAustralia亦制定了與中電集團的風險管理程序配合的完善風險管理程序。然而,集團意識到氣候變化可能會影響EnergyAustralia的整體業務。因此,集團進行了深入評估,以補充標準風險管理計劃及持續的風險評估工作。
已識別的風險涵蓋三方面:
轉型風險考慮到不同程度的政策及規管環境變化,以及市場的合理反應。
影響營運的實際風險,涵蓋不同商品及工地員工的安全,和輸出及批發賣電受到的財務影響。
極端天氣事件對繳費能力較弱的客戶以及客戶服務團隊的影響。
該檢討由EnergyAustralia的執行團隊領導,公司各部門亦有參與其中。公司還舉辦了有高級管理人員參加的跨職能工作坊,結果得到集團的執行風險管理委員會的認可。
EnergyAustralia已訂立目標爭取於2050年之前達致碳中和。請點擊此處閱覽有關聲明。(只備英文版)若全球各地現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維持不變低碳轉型根據目前政府政策以及可能出現的政策公布及目標所界定。在這情境下,轉型風險及機遇並不重大。
然而,要實現更深入、更快速的轉型,便需要大力推動政府的政策及規管、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市場。
中電已識別三個最重要的轉型趨勢。由於這些趨勢方能削弱公司的現有價值,會對現有的業務模式構成風險。然而,如果公司能夠採取相應措施,便能轉危為機,帶來機遇。
電動車和熱泵技術的發展將令成本下降,與現有的化石燃料技術相比其競爭力會提高。市場對電力的整體需求將會上升。與此同時,為物業行業提供能源服務的市場也有望增長。
能源消耗的電氣化可能會令企業客戶對中電可再生能源購電協議的需求增加。能源消耗的電氣化可能帶來的另一機遇,是從目前的集中式發電模式轉型至輕資產業務模式的多元發展,例如,提供電動車充電設施、能源服務,以及用電需求管理及電能回購計劃。
了解更多中電如何善用科技力量以把握機遇科技進步及政府政策將令低碳發電商業模式更吸引,包括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和儲能電池,以及屋頂太陽能及虛擬電廠等分佈式資產。
由於技術改進和嶄新商業模式的出現,尤其是數碼領域方面,能源服務市場的競爭也有可能加劇。新晉業者可能來自非傳統的電力公用事業公司,對舊有市場帶來衝擊,加劇業內競爭。
一個可能的結果是,來自新晉業者的競爭,令中電在電力市場的佔有率縮減。而在電力市場開放的中國、印度和澳洲,這情況最有可能發生。在這些市場的可再生能源投標中,競爭加劇亦可能令可再生能源電價下降。
中電正密切監察其市場的政策狀況。以下列出預計會在短期內對經營環境造成影響的政府政策變更。
如果在資產規劃時未能預期及有效管理這些干預措施,就會為中電帶來風險。這些風險包括來自監管機構就淘汰舊有燃煤和燃氣資產的壓力,以及日益嚴謹的氣候政策。例如減排標準或碳定價可能會增加火電站的資本性開支及營運開支以符合的法規。
中電正密切監察其市場的政策狀況。以下列出預計會在短期內對經營環境造成影響的政府政策變更:
2020年11月,香港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建議,香港於2050年底前應逐步邁向淨零碳排放。根據這些建議,香港行政長官於 2020 年的施政報告中承諾,爭取香港在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
當中一些建議措施將對中電的業務產生直接影響,包括確保低碳能源(例如液化天然氣)可作為過渡性選項;加強本地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及儲存;於供應不缺的情況下,在區內及本地採購零碳排放能源,例如以環保方式生產的氫。中華電力會繼續運用其專業知識,與政府和社會各界合作,為本地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方案。按此處閱覽中華電力的回應文件。
2020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力爭於2030年前碳排放達到峰值,並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此,中國將加快電氣化進程,擴大可再生能源規模,大力實施減排技術,建立功能完善的全國碳市場。
自上述目標公布後,全國碳市場取得進一步發展。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了全國碳市場最終的監管框架並於2021年2月起生效,標誌著全國碳排放交易機制正式啟動運行。最新的配額分配方案(發電行業)採用基準線法為主要分配方式,並包括事前分配及事後調整的程序。該機制的覆蓋範圍將包括燃煤和燃氣等類型的2,225家電廠。
政府正在制定2030年碳排放達峰方案,預期全國碳排放交易機制將成為其中實現國家氣候願景的關鍵政策工具之一。
2015年,印度提交了「國家自定減碳貢獻」,以於 2020 年後實施《巴黎協議》。國家自定減碳貢獻訂立了八個目標,包括以下三個量化目標:
到 2030 年,使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碳排放強度從 2005 年的水平降低 33% - 35%;
到 2030 年,使非化石燃料能源的累計發電裝機容量達到約 40%;及
到 2030 年,透過擴大森林及樹木覆蓋面,增加 25 億至 3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匯。
2020年,印度政府成立新的專責小組,對根據《巴黎協議》履行減排目標所需的不同政策以至國內外碳市場活動進行協調工作。可再生能源仍然是印度電力系統中的主要輔助能源。隨著可再生能源的滲透率不斷提高,當局已著手透過政策措施應對能源儲存及穩定容量的問題。政府正計劃就當地及國際上有關碳定價、市場機制及其他工具的規則發布指引,同時亦研究設立針對粒狀物污染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國內排放交易計劃。這些措施料有助印度開闢本地碳市場,預計初期將採用自願參與形式。
聯邦政府已經確認,其在《巴黎協議》下的2030年目標,將維持在2005年承諾減排26%至28%,但達致碳中和的確實日期並未確立。儘管如此各省政府已開始落實進取的政策,支持減碳。所有省份已分別確認於2050年達致碳中和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新南威爾斯省最近公布了電力設施投資路線圖,以推動未來十年投資高達1萬2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和2千兆瓦的長期儲能。該計劃將加快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區的設計和組建。
在維多利亞省,政府正推進針對各行業的減排配套政策,以實現2025年和2030年的減排目標。維多利亞省政府正計劃進一步支持新的可再生能源資產,承諾支持在Moorabool建造一個大型的電池,並宣布以能源效益推動減少用電的機制。
各國於2020年因應《巴黎協議》制定更高的減排目標。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為企業提供貫徹《巴黎協議》目標的明確減碳指引。
電力行業在制定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時面對多項挑戰,這包括技術方面的挑戰,如匯報其價值鏈的排放、釐定適當的範圍和界限;以及策略性挑戰,如確保恰當有序地淘汰化石燃料發電,或減少價值鏈的碳排放來源。
中電與四名同業參加了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的工作小組,分享其經驗及應對這些挑戰的解決方案。工作小組的成果已於2020年6月刊發的《制定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電力公用事業的指引》報告中進行總結。
在香港,中電是2019年推出的《BEC低碳約章》的簽署企業。該約章最初以地產及建築業界為主要簽署方,至2020年擴展至各行各業。簽署約章的公司透過承諾制定及落實減碳目標,並每年匯報進展情況,共同為香港的長遠減碳作出貢獻。
有證據顯示,迄今為止的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攝氏1.1度,說明與氣候有關的重大風險已經出現。
在「維持現狀」的情境下,預期全球平均氣溫上升約攝氏3至4度。考慮到中電的資產及地理分佈,以下氣候趨勢已被確認為具有較大影響力:
平均氣溫上升及更多高溫事件 — 平均氣溫上升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這些影響可能與短期的極端高溫有關,如熱浪及山火,或與長期的氣溫上升,導致水資源緊張及乾旱以及其他事件有關。
水資源短缺及乾旱加劇 — 火電及水力資產容易受到這種溫度事件的影響。尤其在水資源需求增加和降雨模式出現更極端趨勢的地區,如印度及澳洲,這種情況的發生將特別嚴重。
風暴及洪澇變得更嚴重和頻密 — 風暴(包括颱風)在中電營運所在大部分地區均有出現,並會引發一些最嚴重的災害。中電近年在香港便經歷了超強颱風,對全港帶來嚴重破壞。洪澇經常發生,某程度上所有國家都會發生。
這些事件可能會對中電的資產造成實際損害,或降低營運效率,從而令發電量減少、增加維修和保養成本,以及令客戶服務中斷。公司的業務亦可能受到這些極端天氣事件的間接影響,例如供應鏈(尤其是燃料採購)資產受損,可能對集團供電可靠度的能力構成影響。
世界各地的天氣模式變化,無論在程度或速度上都不會一樣。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亦會出現相當大的地域差異,特別是在中國內地、印度和澳洲等地形較大的國家。因此,按逐項資產進行氣候風險評估十分重要。此舉有助中電將氣候適應措施加入新建項目的電廠設計中,並確保有關系統具備抵禦極端狀況的能力,從而將影響減至最低,並使受影響社區可迅速恢復電力供應。
多年來,中電為價值鏈制定了多項措施,協助公司為應對氣候事件作好準備。考慮到資產類型、地點及相關性,採取因地制宜的針對性措施。下表概述了這些措施:
供應鏈相關部分 | 保護措施 |
---|---|
供應鏈 | 分散燃料供應來源。在本個案研究中,了解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如何協助中華電力分散香港的天然氣氣源。 |
發電 |
應對極端高溫及氣溫上升:
應對火電站面對的水資源短缺及乾旱風險:
應對隨洪澇風險:
|
輸配電 |
|
零售業務 |
|
服務恢復 |
|
中電現正開發用於投資項目盡職審查的實體氣候風險檢測工具,以加強對有關風險的應變能力。該工具運用與中電資產類型相關的特定特徵及其經營區域的具體資料,針對電力公司資產的漫長使用壽命,評估從現在到 2080 年的自然氣候趨勢。篩選式評估將識別潛在風險,並提出下一步的建議,供包括工程師在內的中電專家人員作進一步評估。總括而言,有關工具及附帶方法將確保在早期階段識別資產所面臨的實際氣候風險,並增強這些資產的抵禦能力。
中華電力正對香港的所有發電及輸配電資產進行非常詳細的氣候變化風險評估。
發電業務部與輸電及供電業務部以國際最佳實務進行評估工作而聞名,尤其在颱風、水浸及熱浪等極端氣候事件有關的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的詳細評估將取材自針對香港領先業界的資料庫,包括香港天文台就21世紀進行縮減規模的氣候預測。中電已為此評估制定方法,並綜合各部門的技術。預期發電及輸電業務最終會與風險評估方法貫徹一致,並有一套重點適應措施,供各資產實施。
僅以零碳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無法實現發電組合逐步減碳。要實現能源系統轉型,需要各類能源轉型推動因素配合,包括分佈式發電及智慧能源服務、輸配電系統、電池或其他能源儲存方案及電動車充電設施。數碼技術也為客戶提供了與能源系統對接的新工具。
中電對能源轉型推動因素的投資集中在中電設有零售業務的香港及澳洲市場。以下是一些能源轉型推動因素例子:
根據香港政府於2018年批准為期七年的計劃,中電至今已接駁超過843,000個智能電錶。數字是2019年的兩倍,相當於覆蓋30%的中華電力供電範圍。按此處詳細了解這個大型計劃。
中電在澳洲已安裝的智能電錶數目已超過636,000個,覆蓋率超過30%。
中電積極在香港發展電動車基礎設施,為公眾提供免費的充電設施,並協助個人及商業機構安裝相關設施。到目前為止:
中電已為香港的客戶安裝超過160個充電點;此外,中電於香港各工作地點配備逾340個充電點,鼓勵員工改用電動車。
配合政府早前推出的「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中華電力推出升級版「智易充2.0」電動車充電支援服務,為有意申請政府資助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的私人住宅樓宇停車場,提供一站式的專業技術支援及客戶服務。
中電和香港電訊合組公司SmartCharge「全線充」一直在香港的私人及公共停車場積極提供電動車充電方案。目前有多項工程尚待施工,將陸續於明年安裝。
在2020年底前,EnergyAustralia已於總部,和雅洛恩電廠及Mount Piper電廠配備電動車充電設施。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限制措施,其他地點的安裝工程有所延誤,但預期全部地點的相關工程將於2021年完成。
為履行中電推動電動車發展的承諾,公司於2019年加入由國際非政府機構「氣候組織」發起的EV100全球行動,成為首間加入的香港企業。按此處了解更多。
在香港,約1,900名工商客戶報名參與中電的用電需求管理計劃,連同住宅客戶,共減少用電約105兆瓦高峰用電。
澳洲的工業客戶合共向用電需求管理計劃貢獻逾110兆瓦電力。這包括逾360,000名住宅電力客戶選擇加入了EnergyAustralia PowerResponse計劃。
各界對中電在香港的「上網電價」計劃更感興趣。截至2020年底,中電共接獲13,000多份申請,其中約87%的項目(相當於175兆瓦總容量)已獲批或接駁電網。
EnergyAustralia擁有逾220,000名工商及住宅客戶已安裝太陽能板。
隨著更多可再生能源被引入電網,這些能源的供應時斷時續的特性不一定能配合當地波動的需求,並對穩定供電構成了挑戰。因此需要加強電網連接及建立一個更大規模的靈活電力系統。
中電印度於2019年收購位於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Satpura Transco Private Ltd.邦內項目,是中電印度的首個輸電資產。此標誌中電印度邁向國家電力價值鏈的新領域。另一個項目為跨越東北三個邦的 Kohima Mariani Transmission Limited ,已於2020 年 11 月投產。該項目在完成先決條件(包括獲得聯邦政府批准)後,將由中電印度接管。
中電計劃在2025年底前加強現時連接中電電網與廣東的潔淨能源輸電系統,使其能選用更多零碳能源資源,以進一步減少香港的化石燃料使用。
2020年,EnergyAustralia與Genex Power就Kidston抽水蓄能項目簽署了具約束力的長期儲能協議,完成項目的財務工作及投產後,這個項目將成為提供250兆瓦的抽水蓄能設施。根據這份為期30年的協議,EnergyAustralia將控制該設施的市場營運,並持有該項目的權益收購權。如果項目順利投產,該設施將是近40年來國家電力市場中首個抽水蓄能設施,擁有7.5小時的蓄能時間,將是EnergyAustralia引領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的關鍵項目。
EnergyAustralia繼續營運設於維多利亞省巴拉蘭特(Ballarat)和甘納瓦拉(Gannawarra)的電池儲能系統。兩個系統的總裝機容量為55兆瓦,已於2018/19年度夏季運作,提供峰值能源供需及配套服務。
以下圖表闡述中電如何採納各種燃料類型及非發電業務活動,分散其投資、發電組合及使營運盈利多元化。
2020年,營運及正在興建中的可再生能源及零碳發電容量均有所增加:
發電組合的百分比如下圖所示。
隨著龍鼓灘發電廠的新建天然氣發電機組投入運作,中電的燃煤發電量下降了7%。可再生能源及零碳能源的輸出電量則維持在與2019年相若的水平。
完善的公共政策才能平衡社會、經濟及環境方面的需要,及支持社區的長遠發展。中電加入多個業界和專業組織,以商討對集團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和賴以成功的重要議題,尤其是氣候變化及能源事宜。
在參與任何行業組織時,相關的公共事務團隊擔當審視角色,考慮會籍申請是否適當。會籍申請由中電集團首席執行官或中電常務董事作最終審批,以確保組織立場與中電的使命一致,尤其是對減碳的決心。
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有人要求將經濟刺激措施轉化為應對氣候行動。在疫情初期,全球商業氣候聯盟(We Mean Business Coalition)成為這個理念的有力倡議者,透過其廣闊的商業人脈,集中向歐洲及北美洲政府遊說。能源轉型委員會(Energy Transition Commission) 也有倡議相近的經濟復甦方案。中電是這兩個組織的支持成員。
中電持續參與活躍於氣候變化及更廣泛能源政策的機構。下表載有中電透過成員身份、贊助及其他方式投入大量資源(包括高級管理人員的積極參與)的機構。過去三年,中電平均每年向下列機構(按字母順序)贊助逾25萬港元(或等值現金)。
組織 | 組織描述 | 中電的貢獻及參與 |
---|---|---|
澳洲能源委員會由21間大型電力及下游天然氣公司組成。這些企業在澳洲從事能源批發及零售業務,經營環境競爭激烈。 | EnergyAustralia有代表出任澳洲能源委員會董事會成員,並積極參與各工作小組的討論,範圍涵蓋一系列關於能源市場競爭情況的議題,包括檢討批發市場運作、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及減排政策等。 | |
澳洲工商理事會是由企業首席執行官領導的行業協會,代表澳洲100多間大型企業。理事會支持更高碳效能的經濟轉型,並設定在2050年之前實現零碳排放的目標。 | EnergyAustralia的常務董事擔任BCA的董事。BCA倡導建立一個兩黨制的國家能源和氣候變化架構,以實現與EnergyAustralia立場一致、有關電力的可靠性、負擔能力和可持續性的目標。 | |
商界環保協會是由香港商界成立的獨立慈善機構。協會一直是推動環保的先驅,致力宣揚潔淨技術和實務。 | 中電首席執行官自2012年起出任董事,現為董事會主席。中電積極參與或贊助商界環保協會所舉辦的活動、公眾諮詢及工作小組,也是簽署BEC低碳約章的企業。 | |
能源轉型委員會透過通報如何能加快邁向一個世界性的潔淨能源系統,從而為能源系統轉型提供支持。委員會旨在為公私營機構的決策者提供資訊,並協助領導層更加迅速地部署低碳和零碳方案。 | 中電首席執行官於2018年8月加入委員會,成員是來自公共、私人及非政府組織的各界領袖。 | |
Free Electrons是一項電力公司初創培育計劃,初創公司透過計劃與公用事業緊密合作研發數碼解決方案,以應對因可再生能源及分佈式能源系統所衍生的挑戰。 | 中電於2018年首次參與Free Electrons,並透過計劃探討合作機會。2019年,中電在香港舉辦為期一周的Free Electrons活動。中電再度參與了2020年計劃。 | |
這個以條約為基礎、成員為各國政府的組織,於2015年12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1次締約國會議(COP-21)成立。該聯盟在2016年6月與世界銀行達成協議,目標於2030 年底前籌集1萬億美元以實現《巴黎協議》。 | 中電正支持印度政府在全國部署太陽能技術的計劃。 | |
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一個由全球超過200家企業組成並由行政總裁領導的組織,WBCSD引領企業加速邁向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轉型。組織的目標是透過六項工作計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城市與流動性(Cities and Mobility)、氣候與能源(Climate & Energy)、食品與自然生態(Food & Nature)、重新定義價值觀(Redefining Value)及人員(People)。 | 中電目前正參與多項計劃,如氣候與能源計劃委員會(Climate & Energy Program Boar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電力公司資料提供者論壇(TCFD Electric Utilities Preparer Forum)、能源解決方案項目(Energy Solutions Project)、自然氣候解決方案項目(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Project)及價值再定位(Redefining Value Programme)項目。 |
2020年6月,集團更新了《氣候行動融資框架》,以展現中電在最新的《氣候願景2050》中作出的承諾,並讓中電透過類型更廣泛的融資交易籌集資金。
了解更多有關中電《氣候行動融資框架》的資訊其後,中電透過其附屬公司青電進行一系列能源轉型融資交易,支持於香港水域建設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及相關的海底管道和天然氣接收站。中電可透過這個新接收站從更多元化的渠道直接購買天然氣,以供應予其燃氣發電設施,從而逐步取代中電供電地區現有的燃煤發電機組。
於2020年進行的交易如下:
2020年6月,青電發行350百萬美元的第二批能源轉型債券,票息為2.2厘,年期為10年。該債券獲2020年《財資》雜誌國家大獎評選為最佳能源轉型債券。
2020年6月和9月,青電與多間銀行組成的銀團首次簽訂33億港元的中期能源轉型貸款額度,以及20億港元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承保的長期能源轉型貸款額度。
2020年8月,作為其中一個創始會員,中電加入了由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成立的可持續及綠色交易所(STAGE)。STAGE是一個網上資訊庫,收錄在港交所上市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及社會責任相關債券的資訊。加入STAGE後,中電將在平台上展示其能源轉型債券的相關資訊及發行後報告,供全球投資者參閱。
下載中電《2020年氣候行動融資報告》 下載《2020年氣候行動融資報告》的獨立核實聲明(只備英文版)